星期四, 9月 13, 2007

《好書介紹》受壓迫者教育學(適合對象:教師)



廿世紀下半最重要的教育經典~
Freire的《受壓迫者教育學》

☉任懷鳴2005.9.29

今年的教師節老師們似乎很不快樂,民調顯示,一半以上的中小學老師對工作感到沮喪,對教育政策的動盪更感到不滿。我想,弗雷勒(Paulo Freire, 1921-1997)的《受壓迫者教育學(Pedagogia do Oprimido)》或許是老師們自我救贖的一帖良藥。

弗雷勒被許多人認為是20世紀末最重要的教育哲學家。1970年出版的這本《受壓迫者教育學》更早已是拉丁美洲、非洲與亞洲最常被引用的教育經典。近年來,由於批判教育學(critical pedagogy)在西方日漸盛行,弗雷勒的教育思想更受到全世界的重視。

弗雷勒出生於巴西的中產家庭,但遭逢經濟大蕭條,家道中落,幼時就遍嘗饑饉,也因此使弗雷勒對於貧窮與社會底層有著深刻的認識。弗雷勒後來成為巴西 1940年代農民和工人識字運動最重要的推動者,正來自於他對窮人處境的思索與反省。因此,有人說:這本《受壓迫者教育學》是左派教育學的經典,換句話 說,就是窮人教育學的經典。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,這本《受壓迫者教育學》絕不僅只是教導窮人如何翻身,更不僅是教導受壓迫者如何自我武裝、以反抗壓迫者。 它其實是一部洞悉人類社會中亙久存在的壓迫處境的巨著,更是一本教導人們以教育化解此一壓迫處境的行動綱領。台灣的教育工作者,其實從未真正掙脫長期存在 的壓迫處境,甚至,廣大教師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這個壓迫處境;於是,老師們固然身為被壓迫者而感到痛苦,甚至,老師們面對學生時也轉而變成壓迫者,造成學 生的痛苦。這都是今天台灣的老師讀這本書的重要意義。

《受壓迫者教育學》嚴厲批判目前的學校體系成為菁英壓迫階級控制社會的工具,指責學校教育一味灌輸主流價值、使得受壓迫者順從社會體制、安於現狀而無法覺 醒。書中拒斥「屯積式教學法」(banking education, 其實就是「填鴨式教學」),主張「提問式教學法」,使教師與學生互為學習的主體,進而培養學生具備批判與創造能力、並獲得心靈自由及主體意識的獨立人格。 弗雷勒在書中作出大膽、勇敢的批判,絕非學究式的閉門造車,而是透過實際工作經驗的有感而發,因此人稱弗雷勒為「行動哲學家」、「教育革命家」應不為過。

弗雷勒的深刻言論常能激發讀者對教育改革的熱情,也因此能激發讀者的具體行動。台灣上個階段的教改運動,參與改革行動的多為「民間教改人士」,基層教師的 參與比例反而不多,原因就在基層教師的覺醒仍不普遍,也就不能產生巨大的教育改革熱情。但改革畢竟是長期進行的點滴工程,需要基層教師的堅持參與;只靠少 數「菁英份子」,終究無法扼止教育品質的滑落。今天,當社會輿論對教師充滿質疑與批判,當國家仍繼續把教師當作執行政策的工具,教師們應該覺醒、拒絕再作 「沉默的羔羊」,為了重新找回作為教育者的主體性,就應該重新省思教育作為壓迫處境的結構問題;而弗雷勒提供化解處方的這本《受壓迫者教育學》,相信可以 讓老師們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。

本書的中文譯本唯一的缺點是:文字較生硬、句子顯得拗口。可能是原著為葡萄牙文寫成,因為幾經翻譯,譯者擔心錯失原意,而刻意直譯的結果。相信有心人會克服這個困難。

----
書名:受壓迫者教育學(卅週年版)
作者:保羅.弗雷勒(Paulo Freire)
譯者:方永泉
出版者:巨流圖書公司
出版年:2002
定價:250元

----
懷鳴對本書的評價:
重要性:5(1~5)
精彩度:3(1~5)
硬度:4(1~5)

沒有留言: